社会组织如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如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其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与独立性等特征和优势,决定了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必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可以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具体而言,社会组织能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信任,帮助建立良性的社会互动和关系网络,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奠定良好基础。让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制度环境、治理模式、能力建设、合作机制等诸多要素的协同演进。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环境。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社会组织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的行动者,其作用发挥及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嵌入其中的制度环境。加快制定出台社会组织法、行业协会商会法、志愿服务法等,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原则、权利义务等,能为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度保障。首先,健全政策制度保障,继续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社工人才建设的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与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帮扶政策。其次,完善制度激励机制,构建社会组织分类管理体系,赋予社会组织一定的自主权利,加大资金支持和行政支持,探索建立“社区自治金”制度,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加快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步伐,适时推动社区基金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及其供需信息化平台试点。最后,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完善社会组织自律机制、考核管理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建立严格双向监督的项目招标制度和评审体系以规避寻租风险,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向社会组织延伸,注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机制建设。

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共治模式。推动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助力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同时,适时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法治驿站、义工法律诊所、社会组织研究院等制度创新形式,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水平。一方面,强化基层党委的大党建领导功能,完善社会组织内部党建和基层党建协商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多层级联动的大党建格局。同时,注重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基层治理有序开展活动,有效承接基层社会差异化需求,让社会组织彼此协商、议价、竞争,在参与基层治理中拓展社会组织的成长空间,激活居民群众的参与动力,推动形成权责利统一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政府既要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的组织力,又要激励社会组织应对社区大型化、居民原子化、诉求多元化、治理碎片化、政策多样化等多重挑战,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快培育和打造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使之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另外,还要有计划、多维度培养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领军人物、骨干人才、专家团队以及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通过加强线上线下辅导、分享经典案例等,为社区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专业化发展提供骨干力量和智力支撑。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只有明确权责、依法自治,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协商沟通、合作治理和创新发展等能力结构,在财力、人力、管理、经营上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方能不断扩展其参与基层治理的机会和场域。一是社会组织要着力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尤其是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参与基层平安建设与应急管理能力,以及参与就业、养老、医疗、托幼、疾控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建立稳定长效的专业人才培育和传输机制,以良好的绩效表现和组织声誉获得居民群众和基层政府的认同支持。二是社会组织需要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搭建直接连接村社居民和治理资源间的桥梁。当前,尤其要提升挖掘资金支持的项目开发能力和整合基层慈善资源的能力,发展更好的基层协商民主技术和专业规范的协商议事流程,将“互联网 ”融入组织建设,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三治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等理念输入和知识分享。换言之,社会组织惟有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以数字赋能充分发挥其“民生服务 基层治理”功能,让基层群众以主体身份介入基层治理决策过程,促进基层公共精神和公益文化的形成与发育,方能以良好的政社沟通促进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合作机制。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权责下沉,大批社会组织以良好的嵌入治理效能获得基层政府和基层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但仍需加快合作机制创新,以持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一要促进多元合作,增强治理向心力。通过政府扶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在协调合作中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以多维度陪伴式督导的方式精准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与决策提供制度化平台。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构建合作机制,实现为民服务资源高效利用,有效增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通过与先进地区的知名社会组织加强战略合作,推动本地社会组织实现品牌化、连锁化、精品化发展;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后者的深厚理论和研究资源,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二要实现分层合作,增强主体协同力。基层服务可以划分为公共服务(由社区承担)、特殊服务(由社会组织承担)、个性化优质服务(由“邻里中心”等商业组织承担)等多个功能层次,社会组织可以借力智慧平台在对应的功能层次中精确寻找需求群体,通过开展慈善救助项目和活动,增强居民群众的归属感,更好地解决基层治理的动员问题。总之,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处于推动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关键节点位置,着力构建“资源整合、主体多元、融合共治、服务优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