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政务服务中心创新“三零”模式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政务服务3.0)
近年来,桑植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聚合力 政务服务惠民生”为主题,创新“三零”服务模式,聚焦高频需求,分类联合推进,让政务服务工作在党建的引领下凸显新风,让党建工作在政务服务的催化下更有温度。
强阵地 服务群众“零死角”
坚持以办事群众需求为导向,规范政务大厅精细化管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母婴室设施、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设备,配备公共电脑和复印机供群众无偿使用,并为办事群众提供轮椅、雨伞、便民药品、充电器等物品,为群众营造方便舒适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乡镇、村(社区)延伸,规范大厅建设、窗口设置、事项配置等,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切实实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的目标。
设置“党员先锋岗”,把党员干部带头办实事贯穿于企业群众所想、所盼、所需,梳理公布帮办代办清单,坚持做到企业和群众需求什么,党员用心服务什么。同时进一步完善《桑植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工作制度,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方式,对大厅窗口人员的考勤、工作作风和服务情况等进行督查,并通报相关情况,切实推动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以更加规范的管理来树立良好的政务服务形象。
聚合力 服务群众“零距离”
成立以县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民宗局、残联、政务中心等单位为成员的特殊群体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结合该县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现状,成立“移动政务”党员服务小分队,将特殊群体涉及的身份证、残疾人证、高考优惠认定等事项纳入“移动服务窗口”受理范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乡镇开展“上门办证”,有效增强了特殊群体服务的工作合力,凝聚了“以实干服务群众”的共识,推动了特殊群体服务便利化、精细化发展。
在乡村两级大力推行落实帮办代办服务,切实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动员县、乡镇、村(社区)干部及党员,定期入户为年老长者“帮代办”政务服务,协助办理缴纳医保、社保、水电费等业务,采取“窗口前移”的方式,联合各单位组建“移动服务窗口”,深入偏远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开展现场办公,集中受理县级审核权限事项,办理结果通过邮政寄达,真正做到了把政务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据介绍,桑植县“移动政务”党员服务小分队共为6000余名应考生提供了上门办理身份证、高考优惠政策认定等服务;进村入户为留守老人办理缴纳医保、社保、水电费、身份证等业务3万余人次,为精神病人办理身份证48人次;上门开展残疾人证评残服务530人次。
促改革 服务群众“零阻碍”
复制“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功经验,将“公民基本户籍信息查询服务”、“湖南省学籍学历信息查询服务”、“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咨询”3个单独事项整合成“高考民族加分”“一件事”,并对事项办理材料流程不断进行优化整合,申请材料由7项精简至4项,办理时间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采取“捆绑服务”的方式,将残疾人评残和办证两个环节进行整合,评残完成后在评残机构完成办证申请,实现残疾人办证“一站式”服务,实现残疾人鉴定评残办证至少需要跑3个来回15天到“跑一次或一次不跑”的转变。
针对未在集中上门办证期间办理的残疾人,考虑到残疾人证进驻到政务大厅办理的不便,配合县残联将残疾人证受理窗口前移至具有评残资质的县总医院,通过“互联网 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进行办证材料流转、邮寄的方式送达办理结果,打破评残办证“多头跑”的局面,实现残疾人办证评残、受理、审核、出证“闭环服务”,“上门办证”与“服务前移”为该县残疾人证应办尽办提供双重保障。(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