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区域内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驻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100多家科研机构。全区现有中小学178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8.3万余人,占全市的18.65%。海淀区基础教育规模大、样态多、总体质量高,但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海淀区积极探索和开展集团化办学实践,推动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形成了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集团化办学海淀范式。
一、足迹: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
海淀区是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和拓荒者,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淀区集团化办学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开拓创新、实践探索阶段(2000年前后—2011年)
1997年4月,北京一零一中学与双榆树二中签订了“手拉手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商定互派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雏形。此后海淀区启动了一系列集团化办学尝试,如中关村第二小学承办上地实验小学,五一小学合并永定路一小、二小等。这一时期,无论学校间的“手拉手”,还是在区教委支持下的承办、撤并等行为,目的都是为了以强带弱,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行政主导、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2018年)
这一时期,海淀区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集团化办学有了迅猛发展。尤其是2013年以后,海淀区按照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略,通过承办、合并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承办翠微中学和卫国中学。
2014年,海淀区教委委托人大附中承办翠微中学和卫国中学。一次同时承办两所基础薄弱学校,将不同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进行重新整合,这对大学附属中学来说是一次大胆尝试。其中,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深度依托人大附中的优质资源,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实现名师同步集体备课,共享人大附中国际交流资源、社团活动资源和课程资源。短短四年时间,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就成为了海淀区新优质学校。
这一时期,海淀区集团化办学样态逐渐丰富起来,既有一校多址、实施统一管理,也有多个法人、实施一体化管理,还有不同校区、采取独立法人建制等,集团化办学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
(三)政策规范、加大支持阶段(2019年—2021年)
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海淀区从加强规范建设和加大支持力度两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实践。2019年5月,海淀区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教育集团办学布局、完善教育集团治理结构、统筹教育集团人事管理、优化教育集团经费结构、促进教育集团资源共享等五个方面对集团化办学提出具体要求。2020年,海淀区教委和区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海淀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在区级层面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从促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加强教育教学共研、拓宽人才培养空间等维度,支持教育集团发展。
以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为标志,海淀区的集团化办学活力得到极大的激发,集团化办学也日益走向规范,实现了良性发展。
(四)激励导向、培优提质阶段(2022年—)
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海淀区的集团化办学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时也出现了集团发展水平差异大、质量提升不均衡等问题。为此,2022年7月,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办学质量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从健全集团管理架构、深化集团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集团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集团文化建设、突出集团化办学效果六个维度,通过部署启动、培训、自评、考核评价、结果确定五个环节,对集团化办学进行全面“体检”。将评估结果与资金支持挂钩,实施动态调整机制,集团成员校有进有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实现标准引领、以评促建,推动海淀区集团化办学走向培优提质阶段。
二、梳理: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六条经验
海淀区多年的探索有力证明了集团化办学是快速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区域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在开展集团化办学实践过程中,海淀区也积累形成了一些经验。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海淀区加大统筹力度,打破区属和非区属教育资源的界限,依托集团化办学,利用好驻区高校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形成了“中部示范引领、北部跨越发展、东西两翼齐飞、南部内涵提质再上新台阶”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2.加强党建引领,完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出台《海淀区关于党建引领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党对集团化办学工作的领导,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集团党建工作模式。按照隶属关系、法人单位情况和办学实际,合理设置教育集团党组织。明确集团总校党组织职责定位、权责边界,加强集团总校党组织对成员校党建工作的领导和协作指导,促使各成员校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保证党的建设工作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创新集团总校党组织领导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通过理念共享、机制共建、人才共通、业务共研等方式优势互补,共绘育人“同心圆”,推进集团党建与集团化办学有机融合。
3.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通过建立清晰的管理架构、规范的运行机制、创新的人事管理,解决集团化办学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集团化办学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创新集团化联盟形式,快速扩优增优,支持设立由集团总校和成员校以及相关人员组成的理事会、管理委员会等议事机构,明晰集团化办学内部法人学校主体责任,充分尊重法人学校办学自主权,妥善处理好集团与法人学校间的责权关系。创新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统筹集团干部岗位职数。依据集团内成员校的办学规模以及集团总校派出的干部数量、输出骨干教师数量,适当增加集团总校管理干部岗位职数、总校教师编制和引进人才数量,并实施动态管理。采取教育集团统筹协调与法人学校聘任相结合的方式,集团内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向跨校任职、兼课、指导的干部教师倾斜。完善教育集团内部管理,建立完善集团化办学下的教育教学、教师发展、资源共享、德育管理、教科研管理等一体化管理制度。
4.加大支持力度,设立教育集团专项经费。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每年拿出2个多亿的专项资金支持集团化发展。专项经费按照总额控制、集团内部调剂的原则予以安排,由集团总校统筹支配使用,支持教育集团不断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扩大资源统筹利用,促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共享先进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共研等。专项经费侧重对人力资源的经费投入,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奖励激励原则,鼓励干部和教师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侧重对集团内涵建设的经费投入,优先考虑集团成员校需求,保障学校品牌建设、优质课程开发、教改实验项目探索等。
5.搭建共享平台,促进教育集团共融共生。充分发挥集团总校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凝聚发展共识,以先进文化引领集团内涵发展;注重集团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互动性,加强特色传承和优势互补,推动集团内各类文化资源合理流动,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打造丰富多元的教育生态。加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强化集团化办学资源统筹,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政策集成和资源倍增,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发挥集团总校优势,共研课程建设,形成共享课程群;共促教师交流培养,形成专业研修共同体;共助学生成长,打造横向联合的学生一体化培养路径和纵向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和资源。建立教育集团内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将干部交流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从城区向北部地区、从优质学校向普通学校流动。近两年,海淀区共有73名书记校长、近6200名教师开展了交流轮岗。充分发挥集团内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学科教研基地等优势,搭建集团干部教师共同成长平台。
6.首创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海淀区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集团办学的成效从直观评判转变为量化评价。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科学性。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既考察集团总校在带动成员校提高办学质量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如资源输出情况、管理机制创新等,也考察成员校办学质量提高情况,即增值情况。具体来说,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结果由集团总校“努力值”评估与成员校“增值性”评估加权形成。为减轻学校负担,成员校绩效不再单独评估,而是采用督导室每年对各学校的绩效评估结果,以简化评估程序,避免重复性评估填报,实现多标合一、一标多用。二是精准性。通过建立和使用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具,全面考察集团校的办学实效,对每个集团进行更加全面、科学、立体的判断。三是激励性。评估有利于规范和优化集团化办学专项经费的支出。按照财务规定,凡是专项支出必须有绩效考核,要依据办学绩效确定资金拨付比例。这就意味着集团化办学不搞平均主义、不“吃大锅饭”,而是“优质优酬”。四是导向性。通过指标体系的设置,引导新一轮集团化办学走向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三、求索: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未来思考
展望未来,海淀区将进一步加强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缩小教育质量差异,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与融合,推动集团化办学再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育集团管理和运行机制。如完善联盟式集团党建工作委员会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完善集团内部议事协调机制,在发展规划、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集团优势,促进教育全要素流动,提升整体效能。
二是推动教育集团特色发展。支持集团总校与成员校之间协同发展,努力寻找各校和谐共生点,探索集团化办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有效路径,推动各教育集团、集团内各成员校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健全集团内学生联合培养和贯通培养体系。在科技、人文、艺术等方面打造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赛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支撑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三是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不断完善“动态进入、加速孵化、成熟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激发集团内学校办学活力,促进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
四是建立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协同机制。推动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改革迭代升级,以学区、集团为载体,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教育生态环境。在学区、集团层面建立更紧密、更高效的协同机制,推动学校组织管理、教科研、教育评价和学生培养等水平全面提升。
(杜荣贞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人民教育》2024年第1期
作者:杜荣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