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近年来,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千村万落转眼间楼房中栉比、高墙外回环,居住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对搬迁点集镇规范化管理的考验。就碧寨乡而言,全乡有5个搬迁点,搬迁群众944户3813人,如何探索出集镇规范化管理的路子,实现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转轨”,真正帮助群众“留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搬迁点实现持续蓬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碧寨乡以摆达社区锅底塘搬迁点为试点,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紧扣民生需求、发展社区经济,不断优化完善社区服务,走好“三步”,打造集镇管理提升“范式”。

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一、党建引领强基础,汇聚干群“向心力”。

一是充电补钙,狠抓能力素质培训。社区党总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日”活动、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创新内容和载体,将城镇服务、集镇规划设计、公共管理、网络信息科学等知识纳入学习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对现代化城镇建设、职能服务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等工作的认知水平,逐步实现基层党员干部从小农思想“劳力者”向现代社区“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自2017年以来,社区党总支开展的各类学习教育达60余场次,参训的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达200余人次,对总支98名党员实现了全覆盖,储备了一批懂服务、会管理的现代社区协同管理人才。

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二是强基固本,紧盯阵地队伍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明确“阵地建在浪头,堡垒筑在前线”的理念,积极协调争取项目,投资21.2万元完成锅底塘搬迁点占地124.8㎡的标准化党员活动场所项目建设。活动场所建设包含设备室、会议室,配有宣传栏8块,活动场所由专人维护管理。同时,结合摆达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又增设了“乡村大喇叭”4个及配套音响设备1套,健身娱乐设施8座,表演舞台1个,能够满足社区党员和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工作生活用途,成为摆达社区党总支学习宣传、开展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摆达社区党总支坚持以“总量把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发展党员,现有党员98名(预备党员2名),其中:有妇女党员14名,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6名,高中、中专6名。注重基层党支部组建提升工作,紧扣产业发展需要,设有核桃、烤烟、畜牧、青树街、金戈核桃加工厂五个支部。同时集结搬迁点新搬入党员,组织关系转入青树街党支部统一管理,实现党员服务对口、支部建设精准、力量覆盖及时。

三是带头表率,凸显先锋模范作用。在搬迁入住、拆旧复垦、人居环境、养殖小区建设等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员为先、凝聚氛围的目标。社区党支部给党员家庭悬挂“党员家庭户”标识牌,让党员勇亮身份,牢记党的宗旨,争做先锋表率。社区结合各项重点工作,建立党员工作“台账”,明确党员的“责任田”,以立足本职抓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为切入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对于疑难重症、推进吃力的工作,采取设立优秀党员“示范户”、工作成效“观摩点”等方式,通过党员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加快工作落实步伐。

二、产管结合添活力,树立发展“风向标”

一是产业兴镇,引领发展新路子。新的生活环境需要新的产业支撑,才能帮助群众实现从“泥土地”到“水泥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摆达社区党总支着眼集镇长期规划,结合脱贫攻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深度挖掘资源优势,拓宽产业链条,调整优化片区产业结构,大力支持合作社和企业发展,以期满足搬迁群众就业、务工需求,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和质量。成立金戈核桃加工厂,对本土铁核桃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加工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核桃种植基地10000余亩,先后开发了核桃油、核桃仁等产品,创新工艺开发铁核桃工艺美术品,满足本地劳动力就业512人,实现年销售收入2600万元,户均增收3711元。配合猴城农特产品销售公司设立摆达社区分公司,在摆达社区锅底塘搬迁点建设青早豌豆加工厂,带动农户350户1200人,产值达150万元,帮助群众实现户均收入4300元。

规划建设“扶贫车间”,着力开发农特产品“酸肉”,盘活周围生猪养殖合作社资源,进一步提高猪肉产品附加值。

除此之外,成立龙陵县巩固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针对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进行全面排查,完善劳动力就业台账,将搬迁户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及时发布就业务工信息,实现搬迁群众规范化劳动力转移,确保搬迁户在稳定增收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针对于有学习技能和发展产业意愿的群众,安排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水平,培养发展技术性人才,鼓励其以一技之长择业就业、自主创业。

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二是民心稳镇,建起养殖新家园。易地扶贫搬迁还伴随着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除了谋划好产业保障群众持续稳定的收入外,做好农耕养殖生产传统的承接过渡也是实现群众“想搬愿留能致富”目标的重要工作。由于搬迁点是统规统建,高楼套房和临街商铺不能满足群众原有的养殖产业发展,因此社区征地13亩投资97万元规划建设了锅底塘搬迁点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由社区完成主干道路硬化、主干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意向的群众可以报名,公平抽取地块,并按照社区统一确定的建设标准自行建盖,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助。同时,养殖小区的建设还能推进拆旧复垦进度,进一步提高了锅底塘搬迁点的搬迁入住质量。

据统计,摆达社区搬迁点共计可为群众提供69个面积在20-40平米不等的养殖饲舍,除保障建档立卡户及符合条件的搬迁户之外,预计还可满足40余户群众的报名建设条件。

三是商贸活镇,“炒”起致富新天地。摆达社区地理交通条件优越,是腊勐、碧寨两个乡镇七个村(社区)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近年来,摆达社区着力发挥资源优势,以打造“农副产品集散地”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摆达、滥坝寨、中寨、白泥塘等周边村(社区)的农副产品交易中转站,目前,以青树街为中心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有饭店5家、零售店9家、家居铺面1个、农资铺面5个、理发店铺面3个、修理铺面3个。打破了摆达有商无市、带动薄弱的困境,为摆达社区集镇管理和发展商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摆达社区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综合考虑商贸物流和产业发展需要,在锅底塘搬迁点先后建成单元房50套、铺面106个、摊位80个,建设18米宽的“7”字形街道180米,摆达集镇从48亩发展到120亩,扩大2.5倍;街道从320米增加到810米,整个集市面积从14400平方米增加到46980平方米,分别增加2.53、3.26倍,实现了中转集散地的“扩容扩规、提质增效”,进一步巩固了摆达社区物流集散的区位优势,强化了辐射带动作用。

2019年5月15日,摆达社区村委会与保山渝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系,组织邀请涵盖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的商家到摆达集市开展商品展销,同时组织踩街仪式、打歌、广场舞等娱乐节目吸引群众。此次商品展销为期16天,共计进驻商家100余户,开设摊位200余个,高峰人流量达1000余人次,共实现销售额50余万元。

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三、优化服务暖民心,谱写社区“和谐曲”。

一是“四化同步”吹响服务前哨。绿化。在搬迁点房前屋后统一规划种植经济果木芒果树凤凰树、坚果树,树下规划草植,扩大绿化率,共计种植芒果树200余株、凤凰树80余株、坚果树100余株;亮化。统一安装路灯,在搬迁点安装体现民族民俗风情、设计风格一致的风光互补路灯107座,提高亮化水平,提高群众安全感;美化。打造文化长廊营造文化氛围,在搬迁点挡墙公共面上绘制全长182米的文化墙,实现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教育事业、家庭美德、民间习俗等各方面内容的结合拼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了摆达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勾勒出生态宜居、美丽幸福新摆达。净化。规划放置100个垃圾箱,实现集镇垃圾规范化管理,同时由党支部牵头,组织群众定期对搬迁点环境卫生开展大整治,提升群众卫生意识,保持搬迁点干净清爽卫生的人居环境。

二是“合纵连横”探索社区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价值引领、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和凝聚骨干等方面的作用,汇聚治理资源,创新治理格局。结合锅底塘搬迁点实际,制定完善了《摆达社区搬迁点文明公约》,从制度层面规范群众行为,倡导群众文明生活;探索施行“楼长”制度,搬迁点建有5栋高层套房和106间商铺,从每一栋楼房里选出1名政治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的“楼长”,负责该栋楼的秩序管理和群众诉求收集反馈,实现“群众需求听取最真切、群众想法反馈最及时、群众利益服务最到位”的目标。

党建引领强服务 集镇管理谱新篇(党建引领 乡镇)

三是精彩纷呈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党支部牵头,不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传承民族民俗文化,持续推进搬迁点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日常的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日”、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等之外,摆达社区党总支在搬迁点还先后组织开展了评选“巾帼模范”活动,为模范家庭悬挂牌匾,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发扬广大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党员带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绿化美化搬迁点环境;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以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促发展,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以所学致富的价值导向;每晚民族打歌活动,少数名族的“广场舞”,弘扬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王薪喜)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