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报告|厦门桥隧中心:一颗初心坚守 守护安全畅通(厦门桥隧中心管理成员)
来源:台海网
◆先进的隧道清洗车
◆给桥“看病”,演武大桥的日常检修维护
◆隧道监控日常维护
◆桥隧监控室
厦门桥隧中心勇担大任,练就“七十二绝技”
台海网7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曾宇姗崔晓旭/文沈威/图通讯员叶淑惠陈雅真) 厦门的桥梁、隧道,跨海穿城而过,仅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与应急中心(以下简称桥隧中心)管养的,就有117座桥梁、30座隧道,它们构成了厦门立体交通网,便捷、快速。
桥隧人常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桥隧人的“大任”,就是保障桥隧的平安与畅通。
初心不渝,勇担使命。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桥隧中心将“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创建文明单位紧密结合,深入融入日常工作,高质量推进活动有力有序开展,他们如同“扫地僧”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练就“七十二绝技”,守护着桥梁隧道的安全畅通。
桥给桥“看病”,常要“上天入水”
陆慧琳,桥隧中心桥梁养护工程师,她所在的桥梁科主要负责大型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与维护。
桥梁检查,是桥梁养护工作的基础。根据桥梁养护规范的要求,桥梁检查主要包含三类:每月至少一次的“经常检查”,桥梁养护工程师们需要步行到桥上,以目测的方式对桥梁上、下部结构和桥面系进行检查;比“经常检查”更细致的是“定期检查”,大桥每三年一次,特大桥每年一次,借助桥梁检测车及专业检测设备,采取仪器检测与肉眼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桥面系、桥梁上、下部结构等各个“部位”进行全面体检;“特殊检查”的目的是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包括需进一步明确桥梁结构缺损原因和程度、明确桥梁使用能力等情况时开展的专门检查,遭受洪水、火灾、地震、船舶撞击等灾害性损伤后进行的应急检查。
因此,作为“桥梁医生”,既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又要能“上天入水”——检查梁底时,借助桥检车“上天”;对于跨海、跨河的桥梁,得租船从水上作业。
陆慧琳介绍,上半年,他们已完成双溪大桥、新阳大桥、同集南路高架桥、内茂高架桥等12座桥梁的特殊检查,主要内容包含桥梁外观检测、桥梁材质状况与状态参数检测评定、桥梁结构检算、桥梁动静载试验及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多措并举,确保百余座桥梁安全
桥梁管养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关系到桥梁安全和公路安全,更关系到每位通行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桥隧中心管养的岛内外大型以上桥梁有117座,如演武大桥、天圆大桥、五缘大桥、新阳大桥等,桥长约91.4公里,头尾相连比2条环岛路还长。
厦门的每一座桥梁,还有专属的档案,相当于每座桥梁的专属“身份证”。陆慧琳告诉导报记者,每座桥就如同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信息一样,“出生以来”的各项指标随时可查可阅,技术人员通过系统一键就可以查阅。
不仅如此,每座桥梁都配备有5名“管家”——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养护工程师、桥梁监管人、日常养护责任人,5名“管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安全责任意识贯穿始终,安全责任层层压实,有效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隧24小时值班,监管隧道运行情况
10多年间,岛内外交通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厦门的隧道越来越多。冯浩,桥隧中心隧道科机电工程师,2016年刚入职时,桥隧中心所管养的隧道17座,其中岛内13座、岛外4座。目前,已正式接养的隧道达到30座,单洞总长79.6公里。
一座座隧道,开车几分钟就能穿过,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但你不一定知道隧道安全运营的背后,有多少平凡的隧道养护人员在默默地付出。
“为保障隧道通行安全,在制度和人员方面,我们设置了巡查人员、安全员、监控员、电工等岗位,均24小时值守监管隧道运行情况。”冯浩介绍,长期以来,隧道巡查已成为工作人员的常态化工作,不管是高温高湿,还是台风暴雨天,都坚持泵房一日三巡,配电房每日至少一巡。隧道里每一盏照明灯、每一台紧急电话、每一扇防火卷帘门、每一个风机、每一块检修道盖板,他们都了然于胸。
最让他们头疼的是隧道内的空气质量。“隧道内空气差、通行车辆多,造成尾气浓度高,检查时,常有窒息的感觉。巡查一趟下来,鼻子里吸满了烟尘,走出洞外,可能鼻孔都是黑的。”冯浩说。
前几天,厦门正值高温天气,隧道内温度达到40℃以上,虽然没有日晒,但闷热难耐,隧道工人巡查一趟,工作服就湿透一次。
火眼金睛,引入科技创新元素
在隧道内,也有“黑科技”加持。冯浩介绍,仙岳隧道在全国首次采用“图像火灾烟雾探测报警、交通事件检测和闭路监控”三合一整合解决方案,结束了老旧隧道无交通事件检测的历史,并实现100%覆盖。“这套系统可自动检测行人、逆行、抛洒物,以及交通事故或者火灾事故造成的停车、拥堵等异常事件,并发出报警提醒监控人员及时作出相应处置,赢得救援时间。”冯浩说,截至目前,桥隧中心管养的隧道全都实现交通事件检测系统100%覆盖。
除此之外,隧道内建立视频联网及手机发布系统,实现管理站、中心、市局、省局四级资源共享,形成快速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所有管理人员均可通过手持终端设备实时查看监控。隧道综合管理系统中建立的基础数据信息库,则能实现各岗位智能排班、养护维修流程、应急预案智能处置等“一站式”服务功能。
“通过运营管理制度的创新,人员的尽职坚守,科技手段的赋能,保障隧道的运营安全。”冯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