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发区以“四分法”创新非公党建 着力提升非公组织力(创新开展非公党建工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近年来,福建泉州开发区各级党组织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逐渐探索出一套具有开发区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工作经验并入选中央党校“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典型案例”。
明确“四类企业”划分,推进组织管理精细化
泉州开发区非公企业集聚,拥有近300家非公企业、7万多名从业人员。全区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123个、党员1018名,党组织覆盖率高达93%。如何更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非公党建成效?
为此,开发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设置、队伍建设、组织生活、工作保障、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摸查分析,探索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分类管理的办法,把园区123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分为四大类,其中示范类10家、稳健类26家、成长类53家、孵化类34家,分类采取不同措施,提高组织管理精细化水平。
针对示范类企业,以“创品牌、强引领”为目标,推动党建和发展深度融合,制定品牌培树计划,逐步打造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党建品牌,引领园区其它非公企业对标争先,涌现出九牧王党委“五心引领”、特步党委“步步向前”等党建特色品牌。
针对稳健类企业,以“重提升、争一流”为目标,划分为12个党建网格,建立网格联建工作机制,通过培训党组织书记、派驻机关党建指导员、加大党建经费投入等方式,不断固本强基。天地星党支部、艺达党支部已成为市级党建入章示范点。
针对成长类企业,以“促规范、求达标”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难点,通过派驻机关党务工作人员来帮助该类党组织找准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以成效取得企业出资人认同和支持。注意物色、培养合格的企业党务干部,发展优秀员工入党,夯实企业党建的工作基础。
针对孵化类企业,以“补短板、打基础”为目标,找准党建工作的短板与弱点,发挥片区挂钩领导和具体包片机关党员干部的指导作用,通过鼓励企业招聘党员职工、做好现有党员职工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等渠道,壮大党员队伍,创造条件独自成立党组织。
创新“四个层面”载体,推进党建项目精细化
根据辖区非公企业实际状况,泉州开发区分级建立园区、片区、网格、企业四级党建工作项目库,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党建项目有效深入实施。
在园区层面,重点抓制度建设。梳理和完善9项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汇编10项“三会一课”等制度流程图,印发每月非公企业党建任务指导性清单(列出每月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明晰指导。
在片区层面,依托4个片区党建工作站,采取党建载体区域联合形式,联动片区内各企业党组织、党员,增强党建实效。如推行“非公党员学堂”选学制度,每月轮流在片区非公企业党校开设党课。先后开展了坚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党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行动等12项片区党建特色项目活动。
在网格层面,依托党建典型企业建立党组织集中活动日、党员党性教育日等制度,确保“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已举办了主题演讲等20多场次的党日活动。
在党组织层面,推动和完善党建项目化管理“五个一”工程:开展一次集中宣传、建立一套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党建品牌、搞好一次验收展评、转化一批项目成果。
激活“四个层面”党员,推进党员管理精细化
针对党员队伍不同情况,泉州开发区分出四个层次,在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履职尽责、作用发挥、品行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对党员提出不同要求。
对业主党员,着重引导其诚信守法经营、支持党建活动开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保障员工福利、承担社会责任,带头把党建工作写入企业章程。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对党建的认同感,让“党建也是生产力”成为业主的广泛共识。
对管理层和技术层党员,突出增强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示范效应,着重引导其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大力实施“党员培优工程”,使党员员工在党性锻炼和岗位历练中成长为企业的生产模范、科技标兵、攻关能手、理财行家和管理精英。目前,全区非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层党员多达856名,占非公企业党员总数的71.1%。39个党员科技攻关小组承担19项重点技改项目,主持或者参与58个课题攻关,已有3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生产一线党员员工,突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工匠精神,着重引导其争当生产能手和道德标兵。选树一线员工中的技术能手榜样,引导广大员工向他们学习,增强党员员工荣誉感。广泛开展“讲道德,有品行”主题实践,组织4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垃圾分类、文明交通、助残敬老、助学帮困”等主题开展30多场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驿站作用,安排专人定期联系流动党员,确保管理全覆盖。
加强“四个维度”建设,推进基本保障精细化
泉州开发区不断加强人才、资金、制度和阵地建设,为非公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打造全方位立体保障体系。
在队伍保障方面,常年保持“双选聘”党务干部15名左右,大力加强非公企业业主、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党员等“四支队伍”建设,解决“有人干事”问题。举办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提高全区非公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召开“双选聘”党务干部述职评议会议,不断提升党建履职能力。
在经费保障方面,推行“六个一”激励机制,区财政每年拨付党员人均活动经费在1000元,每年扶持新组建一批企业党组织、开展一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一批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补贴一批专职党务干部、慰问一批困难党员,为企业党组织、党务干部和党员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近三年,落实各项非公党建工作经费共计527万元。
在阵地保障方面,建设1个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园区党员提供培训学习、政策咨询、帮扶关爱、娱乐休闲等一站式服务。完善4个片区党建工作站、11个网格企业党群活动服务站和众多企业党群活动服务点,形成“区中心—片区站—网格站—企业点”四级服务网络,打造服务园区党员群众的“十分钟服务圈”。
在制度保障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非公党建工作制度,每季度举行非公党建推进会,开展党建项目点评。企业党务干部每年底就非公党建工作情况向“两新”党委述职,考评结果作为党组织评先、党务干部评优的重要依据。针对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流动性强、年轻人多、互联网使用频繁等特点,打造集党组织管理、党员服务、手机终端平台于一体的党建工作智能信息平台,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
(责编:陈蓝燕、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