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川·对话决策者丨徐勇:“党建+医联体”助力“联体联心”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谈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来,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省份逐渐进入第一方阵。在全国医改的画卷上,四川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卫生杂志微信公众号近日连续推出“看四川”系列报道,翔实描绘四川医改的生动气韵、清晰轮廓和斑斓色彩。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攻坚期’,公立医院如何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从临床一线走上医院管理岗位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从四川省261家医联体成员单位与牵头医院互动效果来看,业务互动效果“非常好”和“好”的医院仅占比59%。仍有部分医联体建设形式大于内容,医联体内交流机制不健全、不能实现患者信息共享、缺乏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优质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针对医联体建设面临的问题,徐勇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医院充分激发党建对医院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实困境,创新性地推出了“党建 医联体”模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徐勇
高位推动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
中国卫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地处四川省泸州市,医院面临着什么样的医疗市场环境?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徐勇:2024年伊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被设置为四川省医学中心称号,医院以此为契机,开启迈向高质量省医学中心建设的新征程。随着“品质医疗”时代的来临,及患者疗效认知度的提升,医院在专业和服务赛道上狠下功夫。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推动优质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医院高位推动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积极落实多项举措。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本院的发展,还应着眼于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寻求资源供应链的优化整合。为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泸州市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着力开展便民惠民举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健康事业协同发展等系列工作,探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增设院区或托管医院;积极推进共建眉山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不断提升医院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医院在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探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线位置以及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组建医疗集团,并强化医联体建设,以专科协作为纽带,探索与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组建特色专科联盟,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协作能力,推进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加强远程医疗的建设与运用,实现优质资源纵向流动与有效共享。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医院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医院现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儿科学、眼视光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精神医学10个本科专业,有院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00余人。
2018年,公立医院党组织被赋予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发展、保落实的责任,党建的重要作用凸显。经医院党组织反复探索,创新思考,医院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同频共振,找到一条新时期医院“党建 ”的创新之路。
同时,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医院也跳出传统思维,创新性地推行“党建 医联体”模式,助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徐勇教授团队在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开展讨论
服务与需求对应
项目制推动工作开展
中国卫生:医院为什么创造性提出参照科研成果申报的模式开展党建工作?
徐勇:在探索“党建 ”模式之初,医院创造性地提出参照科研成果申报的模式开展党建工作。在科研成果申报模式中,由医务人员对各自的科研项目进行申报,申报成功后会获得医院拨予的科研经费,医院则持续跟进科研项目的进展,并对项目进行最终的成果验收,择优评奖,以鼓励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2018年以前,医院每个党支部每年均有固定的党建活动经费,除了到红色足迹地区学习参观,并没有太多有特色的、能够激发支部成员参加意愿的活动,党建活动遭遇瓶颈,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
2018年起,医院以党支部为单位,创新性地鼓励支部成员以业务(包括诊疗工作、医院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等)为载体,结合党建活动进行项目申报,以业务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通过医院内部的年度评审与考核进行项目验收,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给予不同力度的经费支持。
以输血科党支部为例,该支部申报了参与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的党建项目,一改输血科医务人员坐在办公室派发用血的常规工作状态,输血科医务人员走进临床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科学评判患者的状况是否符合用血指征,将党员的带头作用切实发挥到业务当中,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此外,输血科党支部还走出医院,与泸州市中心血站联动。医院派出医学生到泸州市中心血站学习,了解血液制品的提取过程,进一步丰富医学生对血液制品的认知,使得“党建 ”项目的实际成效不断得到拓展。
再以医院药学部党支部为例,由于医院患者较多,发药窗口的医务人员往往会存在对患者不耐烦、工作不够仔细导致发错药品等问题,部分药品的名称可能仅存在一字之差,容不得半点马虎。基于此,药学部党支部向医院申报“党建 ”项目,以提升药学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为目标,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患者取药后,请患者对药学服务人员的服务作出评价,医院依据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有针对性地对药学服务人员提出服务质量提升的建议,让“党建 ”项目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中国卫生:医院创新性地推出了“党建 医联体”模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建设模式?
徐勇:面对医联体建设中的多重困难,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贯彻落实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总要求,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为医联体建设注入红色基因,创新性地与泸州及周边29家医联体单位建立了医联体党建联盟,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医联体运行体制机制,促进泸州及其周边地区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具体来讲,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建医联体联盟成立于2021年4月,29家成员单位分布在川渝滇黔三省一市。根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地域相邻、资源相融、应联尽联的原则,医院计划发挥院内各党(总)支部的积极性,在“党建 ”项目制的基础之上,建立医联体党建联盟。联盟以组织共建、活动共办、经验共学、工作共促活动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建联盟实际,有选择性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相互促进、持续提升、共同发展,加快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医联体党建联盟的内涵建设中,由联盟理事会推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定联盟成员合作的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联盟下设党建、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管理服务6个中心,根据联盟成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双向列出工作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将服务与需求一一对应,协商确定需要共促的工作项目,及时发现各成员单位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着力为各单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派遣相关专家、工作人员开展进修培训和帮扶合作,以项目制方式推动党建联盟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比如,在帮扶医联体内的合江县人民医院建设的过程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下派了20余名专家进行指导,实现了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帮扶模式的转变。在下派驻点专家“传帮带”的过程中,合江县人民医院开展了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鉴定等新技术60余项,实现了多项医疗技术零的突破。
提高整体效能
实现连续性健康管理
中国卫生:贵院的医联体建设探索取得了哪些实效?
徐勇:通过推进党建医联体联盟,以及医院建立的川渝滇黔边界区域医疗联盟建设,医院打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建设,将跨区域以及偏远区域的医疗机构串联起来共同发展,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将医院优质的医疗技术“传帮带”下去。
医院还建立了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会诊平台,实现了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定期派遣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查房、手术示教,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技术、适宜技术巡讲活动,同时接收基层医生进修学习;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学科需求和特点,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专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完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转诊机制,优化双向转诊流程,确保患者在基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可以顺畅转诊到我院,同时在康复期能顺畅转回患者所在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通过医联体建设,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承担更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诊疗,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整体效能,实现了患者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下一步,党建医联体联盟单位将依托联合理事会的“六大中心”,通过签订共促清单,进一步健全机构管理制度与协调机制,通过交流合作不断探索建立医联体医院间更好、更优的合作模式。
文:本刊记者 谢文博
审核:孔令敏 杨金伟
制作:中小卫2号
本文来自【中国卫生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