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点亮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建设)

近年来,杨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大众化服务、群体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嵌入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要素,构建“打造‘心’团队为前端、筑牢‘心’防为中端、沁入‘心’房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链”,让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成为杨桥广大人民情绪的“理疗师”、生活的“减压阀”、矛盾的“稳压器”和群众工作的“加油站”。

建多层级人才梯队,打造“心”团队

坚持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平台”作用、网格化管理的“底座”作用、校地共建人才队伍的“主力”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队伍建设,采取“外引内强”的方式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一方面,大力统筹整合人才资源,将校地共建单位昆明城市学院心理专业师资力量、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纳入街道心理服务体系,促进“济才济用”。另一方面,做好人才培育,制定《杨桥街道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把常态化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学习列入培训计划。截至目前,街道有4名昆明城市学院资深的专业心理咨询顾问、1名本土持证心理咨询师、34名本土持证社会工作师,已逐步形成“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师”多层级人才梯队,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心理健康服务。

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点亮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建设)

靶向定位精准施策,牢筑“心”防

倡导“机制体制建设是前提、心理科学传播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本、心理健康服务是重点、专业人员培养是关键、社会组织培育是重要环节、心理影响评估是关口前移”的工作理念。

建立“三防四助三进”服务管理模式,综治中心对重点人员,根据其现实表现、行为特征、社会危害程度等心理风险等级,建立“红”“黄”“绿”三色三级管理防护预警机制。社工联合社会组织在社会心理服务中开展“三助”服务,对辖区焦虑的妇女,实施“心理疏导”;针对涉毒人员及家属,实施“心理援助”;针对矛盾纠纷突出的当事人实施“心理咨询”;针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实施“心理干预”。常态化开展社会心理“三进”活动,社会心理服务“进乡村”,扩大基层覆盖面;“进学校”,提升师生幸福感;“进企业”,科学指导促发展;开展“热线服务”“集中服务”“个案服务”“指定服务”“购买服务”“特定服务”。

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点亮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建设)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点亮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建设)

百变社工多元服务,沁入“心”房

社工整合“五社力量”在开展“探访慰问”“妈妈课堂”“阳光课堂”“亲子活动”“爷爷奶奶课堂”“兴趣小组”“心理团辅”等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的同时融合心理科普活动,缓解辖区居民的心理压力,搭建居民相互交流、分享平台,提升居民自助、互助意识。个案社工联合辖区12个社区社工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妇女插花”“打开两颗心,温暖一家人”主题活动、“亲子教育”“邻里互助”等特色服务,在轻松开放的氛围里,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获得心理支持,营造辖区和谐友爱的邻里氛围。

2023年1月,杨桥街道办事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工机构实施“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对未成年人、社康社戒人员、失独家庭、残疾人、婚姻纠纷家庭等人群的开展心理服务和救助帮扶,并广泛向辖区居民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居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截至目前,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热线共接听群众来电100余次,开展心理服务主题活动40余次,服务人次300余人。

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点亮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建设)

杨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点亮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建设)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下一步,杨桥街道将秉承平等、尊重、真诚、保密的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普惠性宣教为切入口,统筹多方力量,探索创新社会心理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心”模式,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归属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来源:杨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 编辑:陶晓艳 胡雅喃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